.

哈尔滨市延寿县392名核酸检测医护工作者

东北网1月27日讯(钱玺勇杜武峰记者迟亦达)连日来,哈尔滨市延寿县名核酸检测医护工作者全力以赴,筑牢健康防线。

村医采样小组:顶风冒雪走村入户

“放松,嘴张大点……”1月19日,在延寿县寿山乡宝山村核酸检测集中采样点,村医王东明身穿厚厚的防护服,麻利地为村民们做着核酸检测样本采集工作。

按照县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王东明和同事袁琴组成的核酸检测采样小组“全副武装”,连袖口和裤脚都被他们用胶带缠上了,身上裹得密不透风。为了节省防护服,少上一次厕所,王东明在工作期间,每天坚持5个小时不进一粒米、不喝一滴水。

医护工作者在抗疫一线工作中。

宝山村面积大、人口多,屯与屯之间相距较远,为了采集那些行动不便、卧病在床的村民核酸样本,王东明经常和同事开着自家车,主动上门服务。道路受阻时,他就挎着药箱、踏着积雪步行进屯。脱下工作服,一身疲惫的王东明回到家后,连口热饭也不想吃,便一头“扎”在炕上。

“当了20多年的村医,此时此刻我更能感受到,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为民服务的快乐,比起那些奋战在疫区前线的战友们,这点付出微不足道!”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再次准备出发采集样本的王东明非常谦逊。

同王东明一样,玉河镇卫生院护士长王红莲,每天早早乘车从县城出发,第一个来到该镇在延安学校设立的核酸检测采样点,忙着为附近8个村屯的乡亲进行核酸样本采集。这边手中的活儿刚刚结束,王红莲还要匆匆赶到镇卫生院,着手预检分诊、疫苗接种等项工作,常常忙到深夜……被称为“直面病毒的人”的他们,只是延寿县名乡村医生的一个缩影。

PCR实验室:6天“排雷”两万多枚

23日入夜时分,医院的门诊楼内检验科依旧灯火通明……PCR实验室内一个个身着白底蓝条防护服的“大白”们,正坐在检测台前,仔细盯着一排排核酸采样管,自全县“愿检尽检”工作开展以来,这已是他们夜以继日检验核酸标本的第6天了……

连日来,实验室的6名检验师每天早上7点至晚上9点不间断工作,检测样本较多时,经常是忙到子夜时分。为保证当天采集当天出结果,仅在6天时间内,他们就检验出了份标本。

随送随接,随接随检,有时一天接收的样本高达余份,都要逐一进行样本接收、样本处理、核酸提取、PCR扩增、废弃物高压消毒等一系列操作。防护服密不透气,一轮实验下来满身是汗,头发湿得像刚洗了澡,口干舌燥、脸被护目镜勒得全是压痕。实在累得不行了,就依着桌子休息一会儿。

“我们每一位战友都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每一份检测结果是都是阴性的,永远都不要有红色刺眼的阳性!”医院PCR实验室负责人肖海灵坦言,核酸检测结果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检验期间全程需要三级防护,每一个检测流程都要无缝衔接且要保证零差错,早一分钟都对疫情的判断至关重要,同时也能让广大群众多一分安心和放心!

延寿“大筛”行动:9天采样近三万人

26日,记者在延寿县第一中学体育馆前看到,络绎不绝的县城居民在执勤人员的引导下,拿着手机和身份证有序进入馆内,逐一登记等待采样。

近千平方米的场馆,格外宽敞明亮。6名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正在忙着为居民们采集样本,一台台呼呼作响的医用空气消毒机也着实令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1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