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4月30日电(记者杨思琪)“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很多劳动者昼夜奋斗,迎战新冠肺炎疫情,让这个假期变得特别。
李娜与社区居民电话了解疫情相关情况。(受访者供图)
在哈尔滨市南岗区文景社区,4月30日一大早,32岁的社区工作人员李娜开始安排一天的工作。运送物资、环境消杀、巡逻卡口、电话流调……作为两个孩子的宝妈,自4月16日开始,李娜就和5个姐妹在社区安了家。
小区里老年人多,李娜总是特别留意,每次派送物资时都会隔着门问候一下。“他们就像我的家人和长辈,身体有没有不舒服、有没有缺吃少用,感觉自己多问一句,心里就放心一点,也给他们送去一些温暖。”她说。
“妈妈,你什么时候忙完?明天会回来吗?”
“妈妈暂时不能回家,但是妈妈可以在手机里陪你们睡觉……”
李娜的儿子6岁,女儿不足3岁,每天晚上九点半,两个孩子都会望着手机视频里的妈妈入睡。“他们会给我力量,让我更有信心做好坚强的‘大白’。”李娜说。
哈尔滨市双城区社区工作人员为张致顺(右)和同事拍摄制作的工作照。(受访者供图)
4月21日,哈医院派出42名医护人员前往出现疫情的双城区支援。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已经多次出征“疫”线,包括腔镜手术室“80后”护士张致顺。年以来,她已经参与十多次核酸采集任务。
“刚到双城的那天,我们忙到了晚上十一点多,还赶上下大雨,又冷又累。”张致顺说,每天的工作就是进入封控单元进行核酸采集。由于当地老楼多,他们需要爬楼,一天要到五六个单元上门采集,身上穿着防护服,背着采样瓶、棉棒,一些动作要重复多次。
张致顺说,她老公也是医护人员,在哈尔滨急救中心工作,疫情期间也回不了家。儿子正在上初二,比较调皮,只能由父母照顾。“来双城之前,我特意在家里安了个监控,晚上休息时看看回放,也算‘云陪伴’了。”她说。
李春锋在交通卡口查验过往人员信息。新华社发(钱玺勇摄)
哈尔滨此轮疫情发生后,延寿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李春锋始终坚守在距离县城35公里的凌河服务站。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李春锋和同事负责对所有出入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查,逐车逐人登记。他说,由于人手紧张,一般要连续工作12个小时。虽然已是春天,夜间气温依然低至零摄氏度左右。“半夜冷飕飕的,赶上下雨,只能多穿点,大家一起总能扛过去。”他说。
“越是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越要挺身而出,为乡亲们守好健康防线。”在李春锋看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疫情终会过去,胜利终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