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宏宇,男,中共党员,年10月生,黑龙江延寿县人,年12月参军入伍到武警贵州省边防总队服役,年7月退出现役转业到贵州航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作(党群工作部副主管),年5月受贵州航投集团党委委派前往紫云自治县板当镇摆羊村(国家级深度贫困村)任第一书记、村脱贫攻坚前沿工作队队长、网格长、结对包保帮扶干部。
在部队服役13年,叶宏宇受党的教育和培养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士,先后历任战士、通讯员、班长、军校学员、政治部干事、边防检查员,为贵阳机场国际口岸出入境边防检查事业贡献青春和热血。前脚刚刚踏出部队的大门,来到新的单位,他主动请缨,毅然走向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退伍不褪色是对军人最好的诠释,在部队保家卫国,在地方深入群众,服务群众,身体力行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在部队的培养下,叶宏宇练就了坚韧不拔的品质,果敢坚毅的作风,勇于担当的品格,乐观开朗的性格;在深度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启了人生新的一课,不同的工作环境,不一样的工作方法和模式,面对恶劣的工作、生活环境,忍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还学会了怎样与农户打交道,同时主动学习脱贫攻坚的各项政策,积极履职“一宣六帮”职责,学会了怎样发展壮大产业,顺利带领摆羊村按时脱贫出列。
不管身在什么岗位,在部队或是地方工作,叶宏宇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而努力奋斗。
天大地大,老百姓的事情最大。初来摆羊村,叶宏宇把深入走访群众当作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只有摸清了底数,才能心中有数,才能对症下药,才能为贫困户有效解决实实在在的难题。为此,半个月内,他遍访村内每一组每一户,坚决深入群众当中,坚决为贫困户解难题办实事。
在走访的过程中,叶宏宇发现贫困户王小凤家由于今年6月的连天大雨,房屋漏雨严重,老人今年57岁(独居,多重残疾),睡在积水达5公分的卧室中,房屋外坡体塌方,严重影响她的人身安全。
面对这样的场景,叶宏宇的内心无比的疼痛,决定哪怕自掏腰包,也要把这件事情解决了。特事特办,他当即向板当镇党委政府报告情况,争取镇扶贫办尽快解决问题,并向航投集团党委汇报灾情。同时在第一时间带领村干部用锄头、撮箕、斗车等工具冒着大雨为老人家清理污泥,清理室内积水,保证生活安全,利用争取来的航投集团元救灾应急资金,买来水泥和砂石,一个星期就完成屋内地面和庭院硬化,修筑挡水墙,为了方便老人的生活还为她修建了入户路。
王小凤原本是一个特别不爱与人打交道的人,不爱说话也不爱笑,但每次看到叶宏宇去她家,都会面露微笑与他打招呼,村干部和村民都说,她的笑就是她内心最诚挚的感谢。
在走访到贫困户吴清伦家中时,两口子正站在猪圈旁愁眉不展。今年非洲猪瘟横行肆虐,摆羊村也没有幸免于难。吴清伦家庭从年发展养猪产业,生意刚开始有起色,家庭条件也逐渐转好,但今年的非洲猪瘟让他家损失惨重,80余头猪全部病死。
了解这一情况后,叶宏宇首先安慰他们家庭重振信心,天灾的降临是无法避免的,同时为他们家庭申报受灾补助,帮助他们寻找出路。当了解到他们家自制的霉豆腐口味独特,比较受村内群众的欢迎,针对此,叶宏宇和他们共同商议,能不能将自制霉豆腐发展成为新产业?
大家围绕这个思路一起深入地分析利弊,规避风险,吴清伦本人也比较愿意试一试,叶宏宇答应他们帮助寻找销路,如果市场反应良好将进一步扩大规模。通过不断地努力,吴清伦家第一批霉豆腐即将走向市场,叶宏宇也通过努力为他们争取到了航投集团和紫云自治县相关单位食堂的订单,吴清伦的家庭也逐渐走出阴霾,重振产业致富的信心,重新燃起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在走访贫困户梁小长时,叶宏宇了解到,该户系因残因学致贫——梁小长夫妻二人均二级残疾,儿子梁小可就读于贵阳利美康职校,因父母二人因残无劳动能力,家庭靠低保过日子,原本生活条件困难的家庭已无法承受利美康职校每年多元的学费,梁小可准备辍学打工赚钱养家。
在了解这一情况后,利用暑假期间,叶宏宇一边悉心劝说梁小可同学要继续完成中专学业,同时通过不懈地努力为他联系了一所针对贫困户家庭学生学费、住宿费全免的贵州交通技师学院,为他选择就业率较高的物流管理专业,在享受国家教育政策补助的同时,还为他争取航投集团每个学期元的助学金,并借助航投集团资源,争取将来在毕业就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解决他的后顾之忧,让他安心完成学业。
经过暑假期间上门了解,动员宣传,叶宏宇同时为摆羊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另外5个初中毕业生联系贵州交通技师学院,均达到招收录取条件,陆续收到录取通知书。
8月20日,摆羊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梁小可、张维维等6名贫困家庭的子女怀着激动心情,乘坐航投集团专程派来接送的车辆,每人怀揣着航投集团元助学金,叶宏宇带着他们统一到贵州交通技师学院报到,帮助他们顺利办理入学手续,让贫困学子再一次踏上了求学之路!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扶贫扶志又扶智,培养内生动力,才能在脱贫出列以后有效遏止返贫的情况发生,同时还为国家培养了更多的栋梁之才,助力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贫困户梁乔筛家庭人口6人,夫妻二人自身缺乏内生动力,且由于生了4个孩子因超生致贫。初来摆羊村,在走访的路上,叶宏宇发现其妻子王小云光着脚抱着6个月大的儿子梁落心,带着同样光着脚的3个女儿(梁小雨10岁、梁雨题8岁、梁小羊4岁)走在通组路上,他当即上前了解她们不穿鞋的原因。经过了解,叶宏宇知道,一方面,梁乔筛家庭生活拮据,缺少换洗衣物,另一方面,她们的主观意愿没有养成穿鞋的习惯。
当时叶宏宇心里暗自发誓,一定要解决她们家缺衣少物的情况,而且一定要让他们养成穿鞋的好习惯。为此,他多次上门了解实际情况,通过自己及身边的朋友捐资捐物的形式,为她们家庭送去新衣、鞋袜、书籍和玩具,给她们讲解不穿鞋子的害处,慢慢的她们终于养成了爱穿鞋讲卫生的好习惯。一开始,她们并不愿听取叶宏宇的建议,通过多次上门走访拉家常,真情真心相待,和孩子们一起玩玩具,给她们讲课外知识,帮助她们家打扫卫生,她们一点点的认可了叶宏宇,她们的生活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改变,随时穿鞋,讲究卫生,孩子们也从沉默少语变得开朗。
9月下旬,梁乔筛家庭做好了晚饭,专门来村委会拉叶宏宇去家里吃饭,表达她们的感激之情,也是这一顿饭让他感受到这世上最美味的佳肴是贫困户的“感恩饭”。
在驻村工作的多个日日夜夜,叶宏宇时刻牢记肩负的使命任务,把群众当做亲人,着力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摸着良心用情为民办事服务。只有一心为民,真心爱民,将心换心,才能让党的扶贫好政策在最基层落地生根,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拥护。
通过半年多的农村工作,叶宏宇深深地感悟到一个道理——“脱贫攻坚就是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加起来就是天大的事”,他下定决心,今后也将继续奋战在这个特殊的战场里,牢记使命,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