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春秋普洱茶网免费订阅本账号
有台湾「普洱茶之父」美名的梁明宗,两度从海外进口廉价山寨「大益」仿品普洱茶,苦主之一的世界最大普洱茶商「大益」提告后,双方官司缠讼近2年,士林地检署月前给予梁不起诉处分。大益不满被司法认定卖假货的台湾五行出版社社长梁,却因被地检署认为专业程度不足「过失」,且没有普洱茶鉴定能力,从而逃过刑责。
大益跨海委任律师愤而开呛:“台湾终将成为老茶造假者的犯罪天堂!”
全球最大的普洱茶商「大益」,在台湾、香港等地均有专业授权代理商,在市面上由大益经手流通的茶饼价值,高达上亿元台币,这次被捲入山寨茶饼,也是大益在台湾地区头一遭遇到,因此格外重视。
年底,调查局在海关查获一批从海外进口的大益茶饼,进口货柜上清楚地写著「静和堂」3字,也就是梁明宗的名下公司之一,因为茶饼多达块,数量异常庞大,航基站为求谨慎,因而查扣该批茶叶送鉴定。
静和堂有限公司负责人涉嫌进口山寨大益普洱茶,以15万元成本价购入市价超过万元的上千块茶饼。
而代为鉴定的勐海茶厂认定,梁明宗进口的大益茶饼是假货!航基站随即依《商标法》移送,另一方面,大益则委任台湾律师陈振礼告发。
不过,被告五行出版社梁透过律师辩称表示,他买来收藏的茶饼是真货,自行鉴定的口感与外包装和大益一模一样。
但是,大益跨海代理律师陈振礼当庭出示勐海茶厂鉴定报告打脸梁明宗,两者外包装都写着「年红大益」,但梁进口的茶饼外包装纸张材质、包装方式与真品截然不同,且茶叶用料杂乱,压制方式过于紧实;更重要的是,梁进口上千块茶饼的总价才15万元,但市价却超过万元,「这个逻辑在市场上谁会相信?」
大益跨海委任律师-陈振礼告发涉嫌进口山寨大益普洱茶的梁明宗。图:谢幸恩摄
为了证明所言不假,陈振礼一度要在侦查庭上「开汤」,直接现场泡茶给检察官喝,未料梁明宗始终回避出庭,陈只好作罢。最后检察官认定,梁进口茶饼确为仿冒商标的假货,但因其自身专业程度、判断知识不足,而「误认」为真。
虽然检察官给予梁明宗不起诉处分,「台湾普洱茶之父」的称号,却似乎是有点落漆。
《毅传媒》透过管道访问陈振礼,陈愤慨地说,梁明宗先前因进口假茶遭起诉,但两度因为最高法院91年台上字第号判决要旨,不罚间接故意或过失,而让梁逃过刑责,实在相当离谱,若假茶流入市面上,恐戕害社会大众。
全球最大普洱茶商「大益」小档案。资料来源:《毅传媒》整理
为预防梁明宗以不起诉为由,要求海关发还假茶,陈振礼月前也发函给士林地检署、基隆海调处、五堵分关,因大益有专属商标权人资格,主张梁明宗进口的货物涉犯《海关缉私条例》39之1条、《商标法》98条,必须「没入」货物。
至今,梁明宗进口的上千块大益茶饼仍然被扣在海关。据指出,海关也对梁的货柜「点名作记号」,不排除未来逐一检视其进口的货物。陈振礼说,梁在茶界相当知名,「有可能误认茶吗?」尽管躲过刑责,但背后目的恐怕不单纯。
梁明宗简介:
台湾普洱茶之父,老普洱茶市场最大的茶商之一,台湾静和堂社长、五行图书社社长。
五行图书是创立于年的台湾图书出版公司,旗下《茶艺·普洱壶艺》《陶艺》《壶艺》《铁壶情报志》《天目茶碗》《TheArtofTea》等等季刊,在茶界尤其是普洱老茶界影响至深。
梁明宗被誉为中国台湾普洱茶之父,曾被列入两岸三地百大茶商,更是身兼唯一一家出版茶艺书籍的出版社社长,并在自家杂志推荐过百款明星大益普洱茶,在业界具备相当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五行图书是开启港台“出书买茶”模式的鼻祖之一,梁明宗曾出版要价数千、上万元的《普洱壶艺杂志》《大玄茶谱》等图鉴,被誉为普洱茶圣经。年,梁明宗曾以“台湾茶行业资深媒体人”身份,受聘为第13届中国(深圳)国际茶产业博会博览会“华巨臣展览特聘专家顾问”。
文字撰稿:谢幸恩
美术设计:姜峻杰
原文转自:《毅传媒集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