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市一院成立哈尔滨市首个区域医联体附2

东北网健康频道消息(通讯员江丽波苏航曹冰)医院“人满为患、一号难求”,一边是社区、医院“冷冷清清、门可罗雀”——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基层百姓“看病难”现状待解。7月15日,这一难题有了新的破解之道。当天下午在哈尔滨市卫健委的统筹安排部署下,医院携手哈尔滨辖区范围内以及相邻辐射区域26家农村区域医疗中心卫生院成立哈尔滨市首个区域医联体,将为哈尔滨及周边百万居民打造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

会议当天,26家农医院的负责人或业务院长冒着酷暑、不辞辛劳前往医院召开“医院与农村区域医联体单位签约仪式”。市卫健委基层处张庆金处长、医院李虹院长、通河县卫健局丁旭副局长出席仪式并致辞。仪式由医院医疗副院长杜继伟主持,市一院省市重点专科、行政科室负责人等列席活动。

签约仪式正式开始前,26家中心卫生院院长或业务副院长在市一院杜继伟副院长的陪同下参观了市一院门诊预检分诊、预约挂号、住院出院流程及医技辅助科室。

签约仪式上杜继伟副院长介绍了出席活动的市卫健委领导及全体与会人员。市一院省市重点专科的负责人介绍了科室及个人简要情况。

市一院医工部负责人王影以PPT形式介绍了市一院概况、重点科室及领军人才梯队建设以及年11月后率先签约的三家农村区域医疗中心现运行的双向转诊情况。

市一院李虹院长表示,农村区域医联体的成立,标志着市民在26家成员单位任意一家就诊,需要转诊时,持医生开具的上转转诊单,可优先转往农村区域医联体牵头单位——医院就诊。患者不需要重新付挂号费、排队,确保绿色就医通道畅通。协议签订后,除双向转诊外,市一院还将提供预防保健、基本公卫、常见病和多发病诊疗、急危重症救治技术指导工作;在核磁、CT等远程会诊互联互通上开展更精准的资源共享;为对方医务人员提供进修培训支持、学术交流机会,切实增强区域内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和健康保障的幸福感。

哈尔滨市卫健委基层处张庆金处长表示,医院是一所具有百医院,无论在学科建设还是医疗质量安全方面均处于市级医疗机构的领先地位。市卫健委根据每个区、县(市)区域地形和乡镇分布情况,以中心卫生院为基础,以辐射5万常住人口或3-4个乡镇为宜,选择远离城区、规模较大、具备较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中心乡镇卫生院为依托,正式开启城市与农村医疗合作新局面。此次签约缔结医疗友好合作关系,既是通过卫健委基层处协调沟通,也是基于与26家卫生院的合作意愿,更重要的是借助医院的未来都能获得长足发展。

活动最后,杜继伟副院长与26家乡镇卫生院领导现场签署《医院技术帮扶农村区域医疗中心协议书》并合影留念。

附26家农村区域医疗中心名单

1.阿城平山镇卫生院2.巴彦县洼兴镇中心卫生院

3.巴彦县西集镇中心卫生院4.宾县宾西镇中心卫生院

5.宾县宁远镇中心卫生院6.道外区永源镇中心卫生院

7.方正县天门乡卫生院8.呼兰区莲花镇中心卫生院

9.呼兰区二八中心卫生院10.木兰县大贵镇中心卫生院

11.尚志市亮河镇中心卫生院12.尚志市一面坡中心卫生院

13.双城韩甸镇中心卫生院14.双城周家街中心卫生院

15.松北区对青山中心卫生院16.医院

17.五常山河镇卫生院18.医院

19.五常小山子镇卫生院20.香坊区成高子镇卫生院

21.香坊区幸福镇卫生院22.医院

23.延寿县安山乡中心卫生院24.延寿县延河镇中心卫生院

25.依兰县愚公乡卫生院26.依兰县道台桥镇卫生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21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