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花香里说丰年金秋良田美画卷产粮大省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最权威 http://pf.39.net/bdfyy/bdfzj/

新华社哈尔滨9月22日电题:稻花香里说丰年金秋良田美画卷——产粮大省黑龙江秋收新图景

新华社记者王建、杨喆

金秋九月,又是一年丰收时。在我国“大粮仓”黑龙江,丰收的画卷正在各地徐徐展开。记者在黑龙江省多地走访看到,抗击不利天气,农人们把丰收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科技迎高产,黑土地上的农业“科技味”更浓;绿色卖好价,高品质农业正成为更多人的追求……

抗灾保丰收

地处三江平原腹地的黑龙江省七星农场,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田形成了“稻海”,微风吹过,袭来阵阵稻香。眼看着将又一次迎来丰收,农场职工陆向导心情不错:“就等着过几天收稻子了。”

陆向导告诉记者,丰收得来不易。今年汛期降雨较多,农田面临涝灾的威胁,“一个月前每天都拿水泵不断往外排涝,连续排了十多天。”陆向导说,“农场还动用了好几台挖掘机,免费帮助我们挖渠排涝。”

受益于近年来农场不断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灌排系统较为完备,陆向导的稻田总算“有惊无险”。

6月下旬以来,受强对流天气影响,黑龙江省局地连续遭遇短时强降雨、大风、冰雹等极端天气。尤其是7月中下旬和8月上中旬,局地强降雨造成一些中小河流出槽,河水倒灌,部分农田出现积水内涝,导致局地农作物受灾。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今年特殊的气象条件,黑龙江省超前部署,通过采取提温增墒、排水促长等应对措施,克服了苗期低温、夏季部分农田内涝等自然灾害影响,粮食生产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将再夺丰收,实现“十六连丰”。

科技迎高产

在庆安县久胜镇久阳村孙广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望无际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低下了头,饱满的谷粒闪着光,一派丰收在望景象。合作社理事长孙广站在稻田边,满脸笑容,“收成已定,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亩产可达斤左右。”

孙广说,今年水稻迎来丰收,与科技推广、优质品种密不可分。因为有了智能化催芽,合作社采取早育苗、早插秧等做法,抢回了积温,当地也可以种植稻花香优质品种。

“稻花香品种亩产能达到斤,在我们这个纬度非常不容易。”孙广说,另外合作社还采取测土配方施肥,土壤缺什么就补什么,营养平衡了水稻就不易倒伏,能获得高产。

近日,在北大荒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技术员罗少杰正在试验田里查看水稻的长势。这片田间配备了多种传感器,可以监测土壤、气温、水分等多项数据。

“利用农业大数据,我们可以让农业更加‘精准’,更好地服务农户。”罗少杰说,除了利用农业大数据,农场今年还组织了多场科技培训,培训农户人左右,使好的种植模式和手段惠及更多农户。

“科技翅膀”正在助力黑龙江省现代大农业快速发展。近年来,黑龙江省培育了一大批优良品种,推广水稻旱育稀植、大豆垄三栽培等高产模式,创建个现代农业科技园,个“互联网+”高标准生产基地。

来自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显示,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67.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9个百分点,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和农产品优质化率已达%。

绿色卖好价

正值秋收季,陕西杨凌稻丰农业有限公司经理张洪文来到黑龙江,在各地客户田间查看本企业生态有机肥料的使用效果。“现在大家更看重怎么给农作物‘减肥’,即减少化肥的使用,所以我们的生态有机肥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欢迎。”张洪文说。

黑龙江省延寿县信合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的晾晒场上,铺着一层金黄的新稻谷,一股稻香扑面而来。为了赶“十一”国庆之前新米上市,合作社负责人姚洪亮最近几天异常忙碌:收割、脱壳、加工、包装、发货,一批批新米陆续走上北京、上海、苏州等地消费者的餐桌。

近年来,信合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通过水稻覆膜栽培技术,发展绿色、有机水稻,每斤可以卖到20多元。新包装好的一摞大米的每个包装盒上都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5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