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1日讯(赵良韬记者周秘编辑彭佳丽)近日,记者从黑龙江省文明办获悉,为加速农村志愿者队伍建设,提升农村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激发农村精准扶贫的内生动力,省直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志愿服务组织、广大志愿者,策划实施了一大批农村志愿服务项目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万高校志愿者进社区(乡村)”活动年以来,我省已开展四届“十万高校志愿者进社区(乡村)”志愿服务活动。年6月27日,省委书记张庆伟对该项活动做出批示并给予充分肯定。年4月我省“十万高校志愿者进社区”志愿服务项目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文化志愿情暖乡村”志愿服务集中示范活动年春节前后,我省共有余名文艺志愿者组建多支小分队,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多场次,覆盖个乡镇,赠送图书3万余册,为贫困户及城乡居民送春联、福字及书画作品0余幅。全省有个乡镇文化站持续发挥功能,贫困地区和发展相对滞后的28个县(区)共组织文化演出团队84个,对个乡镇开展送演出、送辅导、送讲座、送图书、送展览等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达到乡镇全覆盖。高校大学生与农村留守儿童“大手拉小手”关爱行动省教育厅组织全省81所高校与64个县(市)开展定向结对帮扶。截至年1月20日,“大手拉小手”关爱行动已发动70多所高校共多名大学生深入农村中小学和留守儿童家中,采取亲情陪伴、心理辅导、文化补习、生活救助等方式开展关爱帮扶行动。“金秋助学”志愿扶贫计划截至日前,该项目已共筹集资金万元。全省工会系统共筹集“金秋助学”资金万元,累计资助3.02万人(次)困难职工(农民工)子女上学。全省共青团系统共筹集“金秋助学”资金0万元,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中学、中职和高校学生进行对接,帮扶学生名。全省妇联系统共筹集“金秋助学”资金万元,与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城乡低保家庭、贫困单亲母亲家庭、贫困留守流动儿童家庭、因病致贫中上学困难的女生结对帮扶,帮扶贫困家庭女学生1.6万人。共捐建春蕾班17个,小学每班捐建6万元、初中每班捐建9万元、高中每班捐建12万元,此外还捐建了31个书屋。“七彩假期乡伴童行”公益项目项目开展至今已有省内外30余所高校的0余名志愿者参与项目,公益服务覆盖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伊春市、绥化市的65个乡镇,共有名留守儿童受益。志愿服务。资料图“喜迎十九大·爱心满龙江”志愿服务集中活动季行动全省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集中开展以环境整治、文明交通、扶贫助困、关爱儿童、科普宣传、卫生保健、法律援助、环保普及、全民健身、心理辅导、党代会精神讲座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扶贫惠农万里行,送欢笑到基层”文化志愿扶贫活动活动将志愿服务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相结合,组织专家艺术家分期分批深入农村,围绕脱贫攻坚主题创作、编排贴近农民生活、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并开展送科技、医疗、文化、法律和农机等惠民行动。“志愿龙江·童心圆梦”关爱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项目启动仅两个半月,就有个志愿服务站(队)与农村贫困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捐献物资多万元,预计到年,将结成帮扶对子超过00个。“真情连你我·和谐进万家”邻居节活动及“个爱心屋”志愿扶贫项目自6年以来,我省已连续十二年以“真情连你我,和谐进万家”为大主题,精心设计邻居节活动内容。“个爱心屋”志愿扶贫项目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建立首批“个爱心屋”物资中转配送站。已先后在哈尔滨市呼兰区康金镇双合村、延寿县志愿服务中心、尚志市老龄委大学以及齐齐哈尔、牡丹江等10多处农村建立“爱心屋”物资中心,并给每个“爱心屋”配备总价值达10余万元的生活物资,救助和帮扶农村贫困群体和弱势群体,定期补充发放物资,为我省脱贫攻坚贡献力量。截至目前,我省已建立地区志愿服务工作站3万多个,建立专项志愿服务组织24类志愿服务队7.1万多个,注册志愿者已经达到万多人,占全省建成区人口29.37%。参与率、组织动员率分别达到49.95%和29.41%。我省每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已经超过35.65万次,年服务时间超过万小时。在全省推出星级志愿者50万人,星级志愿服务团队1多个。全省已建立农村学雷锋志愿服务中心工作站个,建立个农村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每个工作站至少有一个专项志愿服务队,基本实现志愿服务团队在农村全覆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6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