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道化苍生
道教以道生万物、德养万物为基本思想,崇尚自然,重视生命,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修道需修德”的理念与儒家“修齐治平”的人生追求相契合,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与封建集权制度相协调,炼丹养生健身的方法也与民众信仰相适应。无论是在精神信仰层面,还是民俗生活方面,道文化都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生态。
第一组祈福延寿
“福寿绵长”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对于生命的追求。道教以“修道养寿”“修道成仙”为终极目的,其倡导的“长生久视”理念与中国传统的“祈福延寿”文化相契合,体现了道文化对自然万物和宇宙生命的敬畏和尊崇。
八仙
八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有汉八仙、唐八仙、宋元八仙等不相说法,明代始固定为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八仙均为凡人得道,代表了男女老少富贵贫贱,性格也近乎凡人。八仙在官方、民间均有广泛的影响力,堪称凡间神仙的代表,也是道教艺术最常见的母题之一。
暗八仙
暗八仙是由八仙派生而来的一种传统装饰纹样,纹样中并不出现人物,而是以八仙各自所持之物代表各位神仙:葫芦和拐杖代表铁拐李,扇子代表汉钟离,渔鼓(或道情筒和拂尘)代表张果老,宝剑代表吕洞宾,荷花或笊篱代表何仙姑,花篮代表蓝采和,笛子代表韩湘子,阴阳板代表曹国舅。暗八仙纹流行于清代。
来源: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