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冰视频」
“这是一场‘持久战’,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降雪量大,雨雪相态变化复杂,大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11月7日晚上10点,哈尔滨市气象台台长李树岭对预报员们说。
此时的李树岭已经带领预报员们连续作战了两天两夜。
11月5日16时,哈尔滨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启动暴雪三级应急响应后,哈尔滨市气象局立即进入“战时”状态。即便是在周末,走进气象局办公楼内,看到的依旧是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即便是深夜,这里依然是灯火通明。为迎战此轮复杂天气过程,台长李树岭也“亲自上阵”,和预报员们一起紧盯业务平台,他们中有的人刚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结束值守,便直接将“战场”转移到气象台值班室,也有的人已经连续多日坚守在一线。宽敞明亮的工作室里,安静的只有计算机发出的“嗡嗡”声。
通过不断查看天气图、雷达图、监测数据等,进行计算、分析和研讨降水具体落区、时间和量级,李树岭带领团队做出了精准研判,发挥“指挥棒”的作用,各部门可以通过降水的相态和降温情况科学选择最佳的防范应对措施。
为应对此次天气过程,气象工作者们不仅要在室内分析数据,还要在室外维护并采集气象信息。
8日白天,长时间的降雪转为了冻雨,导致哈尔滨全市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滴水成冰”的现象,“冰城”变“冻城”。在延寿县气象局55岁的观测员韩杰及时发现,风向风速传感器因冻雨被冻结,无法准确采集数据,这给气象观测业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于是,他穿着厚棉袄,身背工具包,顶着冻雨艰难地爬上十米的风塔,只为第一时间爬上高塔进行除冰处理。但由于气温低。塔体的钢梯已经结冰,爬起来一步一打滑,再加上环境空旷,大风“呼呼”斜吹,韩杰戴的手套已经被雨打湿后冻住,在零下10摄氏度的天气下只能脱掉手套用“裸手”除冰,再拿出冰冷的工具检修设备运行状态。通过一番熟练的操作后排除故障,最终设备恢复数据正常采集传输,保证了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为雨雪冰冻天气气象服务提供保障。
面对这场极端复杂的天气,无论是领导带班,还是应急值班,或是预报服务,或是气象观测,每一个忙碌的身影都在用行动践行着气象人的担当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