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视野网2月2日电(朱国栋钱玺勇杨树山)一张张对老百姓的防控消费提示、一页页对经营者的价格提醒告诫,一根根红外线体温测试仪的校准……春节期间,面对突如袭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延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名“蓝卫土”齐装上阵,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为全县城乡居民营建了一个文明有爱、诚信有序、守法有责的市场经营环境。
城乡超市:货源充足,价格公道
“今天都有什么菜呀?”
“有韭菜,辣椒,鸡蛋……”
“咋卖地?”
“大部分都是昨晚新进的,你放心,价格和节前一样,绝对公道。”
“那给来捆韭菜吧……”
正月初七早上,刚刚从村上卡点执勤回来的老潘,来到3公里外的新城商店,花7元钱买了1捆新鲜的韭菜,准备回家给老伴做碗儿热乎乎的打卤面。
现年55岁的老潘叫潘亚民,是延寿县六团镇东安村袁家屯的贫困户,自告奋勇地同村里的党员们一道,承担起了防疫执勤、排查登记的义务。
“入冬时,我在家里储藏了许多白菜和土豆,现在基本能够自给自足。而且,镇内和村里的小超市日常生活用品也是挺丰富的。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相信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战争!”面对记者,不是党员的老潘,说起话来倒是蛮有“素质”的。
在县城一家超市门前,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则温馨提示:“亲爱的顾客:现在蔬菜不缺!但是,你一抢就缺了……你抢的菜太多,吃不完就坏了;我进的货太多,卖不掉就烂了;请我们不要相互折磨,好不好?”只要你细心留意一下,类似不同的温馨提示,在部分商家店铺门口随时都可以看到。
走进东新华街“秋林”菜店,货架上琳琅满目地摆满了各类新鲜蔬菜。“黄瓜5元、芹菜3元、茄子4元、圆葱1.5元……”店主王艳秋正在详细地向前来购物的居民介绍菜价。“这些菜都是近期从哈市批发过来的,货源采购渠道畅通,年前年后价格一直非常稳定,没有因疫情受到影响。”同时,她还向在场的群众作出郑重承诺:坚持诚信经营,绝不哄抬物价,并做好消毒防疫工作。
“虽然暂停了县城农贸市场和乡村大集,但咱老百姓的菜篮子还是满满的。”延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城南所所长李志超介绍说,为保障蔬菜和粮油市场供应稳定,该所采取挨家挨户走访的形式,为业主发放提醒告诫书、承诺书、倡议书。同时,坚持昼夜巡查制度,严厉打击囤货居奇、哄抬价格行为。
大小餐馆:谢绝订座,闭门歇业
在东红星街、北吉盛路、天顺街……昔日繁华的景象早已不在,各家餐饮店铺全都放下卷帘门、贴上告示牌,开业的迹象更是荡然无存。
来到东同庆街一个较大的金鼎大酒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玻璃上“疫情防控期间、本店谢绝就餐”字样的温馨提示,具有桌就餐接待能力的大厅内空无一人,显得格外凄凉。
“春节前,这里已经全部预定出去了,原定正月初三开始营业,为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我们在大年初二早上就做出了暂缓开业的决定,直到疫情结束。”酒店总经理吕子鸣告诉记者,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一情况,他便发动所有员工通过电话、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