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安十二时辰中神秘武器石脂为何物

北京中科白殿疯 http://www.csjkc.com/yydt/615.html

最近大热的《长安十二时辰》中,扣人心弦的情节、惊心动魄的场面成为一大亮点,其高度还原真实的历史更是让人点赞!

众多网大呼过瘾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找其中埋藏的“彩蛋”。

剧中徐宾向李必报告了一种威力巨大的神秘墨料“石脂”,网友纷纷猜测它是什么?在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下面小编来为您揭秘! 

剧中13集,徐宾向李必汇报了一种只有西北延州及酒泉一带才有的称之为“石脂”的可燃墨料,并详述了其强大威力——能瞬间被点燃,紧紧黏在人身体上不死不休!

这里所提到的“石脂”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石油。

石油如今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但不是今天才被人所知,它在古代早有发现。

石油在古代是如何被发现?它都有哪些作用呢?

今天小编就来谈谈石油的历史。

众所周知,中东地区地下含有丰富的石油,最近百年以来,很多国家都以石油为支柱产业。

可是你知道吗?石油最早被发现、采集和利用的却是中国,其发展到唐代已经比较常见。

早在远古时期,石油在我国就有记录。

《易经》记载:“泽中有火”,据专家解释,其描述的正是石油蒸汽在湖面自燃起火的现象。

大约在汉代,人们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利用石油照明了。

《汉书》有云:“高奴县有洧水可燃……定阳,高奴,有淆水,肥可蘸。”

到了唐代,石油已不能称之为稀奇物了。

唐代段成式的笔记小说《酉阳杂俎》中更细致地描绘了石油的性状和用途:”石漆,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 

这里说,石油已经被用作润滑车轮以及照明了。 

中国幅员辽阔,古代的石油都产自哪里呢?

据《汉书》记载:“高奴县有洧水可燃”。

高奴县在今陕西延安一带,洧水是延水的支流。

晋代范晔著《后汉书》曰:“延寿县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其大如箩,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

经后人科考证实,我国古代石油的发现、开采和应用全在陕西延安一带地区,可以说,这里是中国石油的摇篮。

石油在宋代以前被称作“石脂水”、“猛火油”、“石漆”,是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将其正式更名为“石油”。

在今天陕西延长油矿,还流传着一句话:“延长石油,亘古有言。汉书记载,洧水可燃,石油名起,梦溪笔谈。”

石油在今天已经是不可或缺的化工原料,可以被提炼燃油、制作塑料品的原料,还有马路沥青等等。

在古代它又有哪些用途呢?

《长安十二时辰》里,突厥狼卫的目的是用石油引火烧长安城。

因为石油纵火威力巨大,且水油不相溶,用水非但不能灭火,反而适得其反。

在历史上的唐朝,也利用石油起火迅速、水扑不灭、燃烧旺盛且持续时间长的特点进行军事活动。

据唐李吉甫所著《元和郡县志》记载:“周武帝宣政中(公元年),突厥围酒泉。取此脂(石油)燃火,焚其攻具;得水愈明,酒泉赖以获济”。

意思是,凶猛的突厥人骑着高头大马来围攻酒泉,守城的将士立即点燃浇灌有石油的火把,向他们投掷。

突厥人用水灭火,可是火越灭越大,最后突厥人战败,酒泉之围遂解。

这是石油在军事上非常成功的一次应用。

除了被用作军事,古人还用石油照明、制墨、润滑,甚至制药。

小编写到这里,不禁为智慧又有进取之心的古代劳动人民点赞!感谢他们把这一宝贵资源带到我们面前。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

果然,在年后的今天,石油应用到方方面面,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1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