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遍中国寺院之第2109家,北京海淀佛香

昨天车辆限行休息一天。今天需要走很多路,并且外地车在早晚高峰时段限行,于是天刚亮就出发,往颐和园方向前行。

在颐和园西门进入,后来才发现万寿山南部和北部不能直接通行,需要下山再绕行上山。建议停车在北门是最近的。

颐和园,北京的5A级旅游景区,在北京西郊,占地3.平方公里。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清乾隆十五年(公元年)改建清漪园,随后清漪园被焚毁。光绪十四年(公元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后又惨遭两次破环。

明代弘治七年(公元年),在瓮山前建圆静寺,后荒废;清乾隆初年,乾隆帝以汉武帝挖昆明池操练水军的典故将西湖更名为昆明湖,将挖湖土方堆筑於湖北面的瓮山,并将瓮山改名为万寿山;清乾隆十五年(公元年)改建清漪园,乾隆二十九年(公元年)建成,鼎盛的时候,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97平方公里,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咸丰十年(公元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公元年)重建,由于经费有限,乃集中财力修复前山建筑群,并在昆明湖四周加筑围墙,改名颐和园,成为行宫。宣统三年(公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溥仪退位,颐和园作为溥仪私产,仍然由清室内务府管理。

颐和园主景区由万寿山、昆明湖组成,总面积.9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内现存各式宫殿、园林古建近7万平方米,并以珍贵的文物藏品闻名于世。年成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颐和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清漪园在鼎盛时期有寺庙庵观建筑二十多处,其分布坐落有序,咸丰十年英法联军一把大火将清漪园几乎化为灰烬,光绪重修颐和园时改变了万寿山主体建筑用途,一些寺庙庵观建筑也未完全恢复,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陆续修复了一些寺庙庵观建筑。颐和园中的佛寺是皇室烧香还愿之所,以一座主体建筑为中心,四周绕以围廊或用廊穿缀次要的建筑物。颐和园中的佛寺有佛香阁、智慧海、香岩宗印之阁、云会寺、善现寺、转轮藏、宝云阁、妙觉寺等。

沿西堤前行,不同角度欣赏远处的佛香阁

北京海淀佛香阁(大报恩延寿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颐和园内,昆明湖北,万寿山南坡

北京海淀佛香阁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佛香阁不是单体建筑,在清漪园时是大报恩延寿寺的一处佛殿,建筑在万寿山前山高20米的方形台基上,南对昆明湖,背靠智慧海,以它为中心的各建筑群严整而对称地向两翼展开,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气派相当宏伟。

北京海淀佛香阁(大报恩延寿寺)坐北朝南略偏东,依山而建,中轴线对称布局,有“星拱瑶枢”“云辉玉宇”牌楼、山门(排云门)、钟楼(东配殿玉华殿)、鼓楼(西配殿云锦殿)、二宫门(长廊)、大雄宝殿(排云殿)、东西偏殿、东配殿妙觉殿(芳辉殿)、西配殿真如殿(紫霄殿)、多宝殿(德辉殿)、佛香阁,在佛香阁下方两旁有东西院,东院转轮藏、西院宝云阁,现在没有对外开放。东西院原为独立的寺院功能,安排下两篇单独介绍。

原打算从佛香阁直接到万寿山最高处的智慧海,因此改变以前顺时针方向绕行寺院的方式,现在一层一层绕行。到达佛香阁发现两条通道都没有开门,只能下山再绕路上万寿山北部区域。

寺院里的各种款式石墩有几十款,可以出一个系列了。不知道是花几还是佛菩萨底座。

在佛香阁下方两旁有东西院,东院转轮藏、西院宝云阁,安排下两篇单独介绍。

佛香阁高41米,8面3层4重檐,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相当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佛香阁内供奉年从鸦儿胡同的弥陀寺运来,高五米铜胎鎏金观世音菩萨,头分四层,每层三面,共十二面,廿四臂,下蹬九层共个花瓣莲花宝座。

原打算从佛香阁直接到万寿山最高处的智慧海,现在两条通道都没有开门,只能下山再绕路上万寿山北部区域。

在佛香阁下方两旁有东西院,东院转轮藏、西院宝云阁,现在没有对外开放。东西院原为独立的寺院功能,安排下两篇单独介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