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把脉春耕抓农时粮食安全气象保障

中科公益爱心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15/6169081.html

育苗、整地、播种……当前,在黑龙江的沃土上,一幅春耕图正由南向北展开。

截至4月下旬,黑龙江省备春耕生产已基本结束,水稻育秧已陆续出苗,小麦、马铃薯和玉米播种全面启动,大豆开始试播。

黑龙江气象部门抢前抓早,强化省、市、县三级协作,通过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指导农民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全力保障粮食产量稳步提升。

抢种

3月以来,黑龙江全省整体气温条件较好,利于地温回升,可促使土壤加速解冻,对水稻育秧及玉米、大豆播种有利。

图为哈尔滨市延寿县信合有机稻米专业种植合作社正在开展水稻育苗工作摄影:王继梅

但据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农业气象服务专家姜丽霞介绍,目前省内大部分农业生产区域土壤偏湿,且预计4月至5月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北部和东部农田内涝以及西南部阶段性干旱会对作物适时播种及作业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对于今年黑龙江春季农业生产和气象服务来说,最关键的就是一个“抢”字。

2月16日,黑龙江省副省长李玉刚带领省农业农村厅、水利厅、应急管理厅等部门领导,到省气象局就春季农业生产条件进行会商研判。

3月4日,省气象局与省农业农村厅共同研究部署建设春耕气象服务和保障粮食安全气象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作用。

同时,全省多地气象部门主动服务,助力当地农户提前育苗、育秧。

哈尔滨市延寿县3月25日就正式拉开春耕播种的序幕。今年,在气象局专家的指导下,农户尝试提前育苗——比去年足足提前了15天。“提前15天育苗,秧龄可以延长到45天至50天,秋收时,产量能增加斤以上。”延寿县信合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姚宏亮说。

4月26日,延寿县水稻泡田现场。当地镇政府工作人员结合气象部门发布的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指导农民及时开展泡田工作,为下一步水稻插秧打下基础摄影:王继梅

4月28日,延寿县大田玉米播种现场。农技人员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土壤墒情状况和未来天气形势,合理制定播种深度摄影:王继梅

从年开始,每年春季,县气象局都会在农作物育苗期和移栽期开展跟踪式服务,助力粮食丰产。

稳粮

3月22日,在海伦市东林乡玉泉村,种粮大户尹铁柱听到市气象局工作人员会深入田间调查土壤墒情后,特意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等候。原来,他在年种了亩水稻,但由于地势低洼,水稻产量并不好。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根据今年气温偏高、降水偏多的趋势,结合积温情况,建议他将水田变旱田,改种大豆。

“你们可解决了我的大难题!”尹铁柱高兴地说。

今年,国家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作为农业大省和我国最大的优质大豆生产、供给基地,黑龙江提出,要扩种大豆种植面积万亩以上。“稳粮扩豆”的艰巨任务给今年气象为农服务带来挑战。省气象局超前谋划,重新划分六条积温带,并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划分今年全省优质大豆品种种植区,建立科学的大豆种植和轮作模式,指导农民及时调整种植结构,避免越区种植。省局还发布《保障粮食安全气象服务专报》,预测大豆、玉米的种植情况,并提供分区域、分作物的农业生产建议。

图为海伦大田播种现场摄影:高淑娟

图为海伦市气象局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播种摄影:高淑娟

此外,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建立了东北地区大豆干旱指标体系,大大提高大豆受旱程度评估的准确性;利用智能网格预报技术,预测大田播种适宜程度,在短期预报服务的基础上增加了气候分析、滚动预测等产品,为政府及有关部门指导农业生产提供支撑,成果还通过龙江气象App惠及广大农民。目前,气象部门累计发布各类重要服务产品期以上,得到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肯定。

未来,黑龙江气象部门还将跟进预测终霜期,积极做好春耕春种气象保障服务,同时进一步深化与农业农村厅、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为端牢“中国饭碗”贡献力量。

中国气象局宣科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出品

作者:中国气象报通讯员张晓卿(王继梅、孙芳芳、张智慧、闫平对本文有重要贡献)

编辑:姜虹叶奕宏审核:段昊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1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