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高玉伦越狱案勒死狱警后逃走,曾一句

北京治疗皮肤病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805/9278663.html

年9月11日,在杀害狱警段宝仁,逃亡9日之后,高玉伦终究没有摆脱天网恢恢,被再次逮捕。

9天之前,50岁的高玉伦还在哈尔滨延寿县的一处看守所内,和他狱中的同伴王大民以及李海伟,筹备着逃离的计划。

那个时候的他认为,只要逃出去,又可以过上自由的日子,至少不用在这里受这种关押之苦。但没有想到的是,尽管第一步计划成功,他从看守所逃离,但接下来,他只能不停流窜于当地,从一处苞米地周转到另一处苞米地,从一个山头转移到另一个山头。

9月11日,他去到自己的侄女家,公然讨要吃的,而且还要“喝点酒”,随后被侄女的公公和小叔子用塑料绳子捆住,移交给当地的警方。

高玉伦被捕

一、高玉伦其人

年,高玉伦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延寿县青川乡延河镇万宝村北安屯。因为从小家境不好,上有一个哥哥,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10岁的高玉伦方才有学可上,勉强读上了书。

但这种状况没有持续多久。

仅仅7年之后,18岁的他就被迫再次离开学校。从此之后,他的全部精力,开始放到家里的40多亩农田之上。

和绝大多数庄户人一样,高玉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就和脚下的泥土以及地里的庄稼为伍。

中国的老百姓,普遍都有一种对土地天然的情节,尤其是农村人,仿佛一站在土地上,就有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对20岁之前的少年高玉伦来说,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意外,可能一辈子就这么度过了。

所以那几年,他算得上是村里的种植大户,干活卖力,从不偷懒,所以单论经济条件来说,他们家,在村里也算得上是中等偏上的水平。

人生的第一次变故,发生在他20岁的时候。

这一年,高玉伦的父亲因为癌症治疗无效去世,同一年,大哥高玉昆也没有打任何招呼,独自离开家乡,去到外地打工,数年没有音讯。

几乎一夜之间,高玉伦成为家里的顶梁柱,照顾母亲,处理琐事。

这种“长兄如父”的角色,此后数十年高玉伦一直扮演着,哪怕弟弟妹妹成家立业之后,逢年过节,高玉伦也会招呼兄妹到家里来,自己烧上几个菜,家里人一起坐下来吃顿饭。

也正式因为如此,无论是弟弟妹妹,又或者是母亲,对他都有一种异乎寻常的依赖感。

乃至于几十年之后,当听到他越狱的消息之后,她年迈的老母亲仍然天天穿着拖鞋,站在窗户边,期待他的回来,害怕他在外面“吃不上饭,下雨更遭罪”。

但在外人的眼中,高玉伦又是另外一幅面孔:长得五大三粗,不肯吃亏,虽然有东北人的热情粗犷,但同时脾气暴躁,一言不合就跟人吵架,乃至动手。

二、人生转折点

高玉伦的第二次人生转折点,发生在年,也就是高玉伦逃狱前的第五年。

那年的冬天,比以往更加寒冷,很多人都缩在屯里不出去,但对于高玉伦一家人来说,却充满期待,因为家里又添新丁了。

中国人讲究“人财两旺”,而且在大多数人的传统观念里,先有人,才有财。

当年的正月十一,恰好是高玉伦的儿媳妇剖腹产的日子,一早起来,家人就在收拾东西,医院看宝宝,高玉伦叮嘱自己的妻子,赶紧做饭,吃完出发。

但就是这顿饭,吃出了问题。

妻子做好饭之后,高玉伦只吃了一口,开始对妻子破口大骂:菜都凉了,咋吃?随后夫妻两人因为此事开始爆发争吵。

据村里的人说,虽然在这之前的时候,两个人的争吵已经是常态,但这一次,略有不同。争吵的过程中,高玉伦的妻子情绪非常激动,扬言要“不活了”,随后被高玉伦呛了回去:要死快点。

正是这句气话,高玉伦的妻子在他们离开家之后,找出家里的一瓶农药,一饮而尽。后来经抢救无效死亡。

妻子死后的几年时间里,高玉伦的性格,开始慢慢发生改变,情绪异常。有的时候一个人唉声叹气,提不起精神,话也明显比以前少了。

年12月4月,同村的王凤军家里要吃杀猪菜(东北地区接近年关杀年猪时所吃的一种炖菜),宴请了高玉伦和另一个村民李德月。

三人属于发小,从小关系都还不错,谁家有什么事,都会去帮忙。

宴席之上,谈论起给孩子买房子的事情。李德月说,准备给自己的女儿在城里买套房子,随后高玉伦也称,要给儿子在城里买套像样的房子。

说起谁家更有经济实力,两个人开始争执不休,最后高玉伦拿刀,捅向了自己的发小。

一点小小的口角,就让高玉伦行凶伤人,虽然类似的说法不足以让人信服,外界怀疑另有其他的原因,但有迹可循的一点是,自从妻子去世之后,原本爱喝酒的高玉伦变得更没有节制,加上情绪激动,脾气暴躁,所以才会做出如此不理智的行为。

三、入狱后逃亡

高玉伦的母亲在回忆和儿子的一次聊天时说,谈论起生死,自己的儿子似乎看得非常“通透”:“死要死得轰轰烈烈”。

或许是如此的观点作祟,在因为杀人被捕之后,高玉伦谈论起整个过程,并没有丝毫后悔的心情。他称,如果让他再选择一次,仍然会这样做。

不过对外人如此决绝,对自己的家人,高玉伦似乎仍然保留着所剩无几的“温柔”。

进入看守所前的最后一个秋天,高玉伦领着自己的母亲去到尚志市,一口气在商场里面给母亲买了4,5套衣服,并且告诉她: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母亲节啊。

这是他的母亲第一次听说母亲节,也是这辈子过的唯一一个母亲节。

被捕后的高玉伦,一直被关押在延寿县北郊的一个看守所,这里的犯人,五花八门。按照网上的传闻,高玉伦在入狱之后,一度成为这里的“风光人物”,和村里的表现截然不同,他为人仗义,替人出头,甚至还有一个“高大侠”的美誉。

但是真是假,没有人出面证实过。

唯一知道的是,在被关押之后的9个月,他开始筹备自己的“越狱行动”,并且联系好了帮手,另外两个人,是比他晚来的王大民和李海伟。

对这三个人来说,想出去的念头,同样强烈。

9月2日的凌晨4时左右,三个人的行动“正式开始”。

19分左右,高玉伦走出宿舍,在1.5米宽的走廊上,紧跟在狱警段宝仁的后面,边走边交谈。此时的段宝仁尚且睡眼朦胧,时不时揉眼睛,完全不知道10分钟后将要发生的事。

29分,高玉伦趁和段宝仁聊天的时候,从后面勒住他的脖子,加上此后赶来的王大民和李海伟帮忙,将其勒死。随后三人找到钥匙,打开脚镣,换上“警服”,走出看守所。

整个过程持续了20余分钟,没有电影中挖地道、爬臭水沟的情节,也没有打斗,三个人就这么堂而皇之从监区走到大门口,其畅通无阻的情况,就连他们自己,也有点惊讶。

甚至走出大门的时候,他们还在四处张望,好奇为什么没人来追自己。直到警卫鸣枪,三个人开始迅速逃窜。

高玉伦逃亡疑似轨迹

四、再次落网

高玉伦的越狱案件,一度轰动整个东三省乃至全国。如此顺畅的逃走,加上之后9天方才落网,网上对此也是议论纷纷,有传言称,高玉伦之前曾经当过兵,会开车,可以熟练使用猎枪,并有野外的生存经验,但一系列的说法,均被证实是传言。

高玉伦唯一会开的车,是家中的手扶拖拉机;至于“跑山”的经验,倒有迹象可循,年轻的时候他常常上山采蘑菇,套兔子,抓野鸡,也正式借助这些经验,才能让他在越狱的过程中,没有被马上抓到。

那为何越狱之后,仍然能在通缉令下生存9日之久?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高玉伦是本地人,对当地的地形了如指掌,知道哪里是容身之所,往哪个地方逃,可以避开警方的视线。

离开看守所之后,高玉伦一路逃亡,警服在逃跑的过程中,被他丢在路边。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他挑选的路段,都是一些苞米地和人迹罕至的山头,只要遇到人,就赶紧躲藏起来。

据悉,延寿县整个辖区面积大约有平方公里,素有“五山四分田,半水半草原”的称号,这里树林茂密,极容易隐藏。

高玉伦藏身过的地方

从8日开始,在初步的寻找没有结果之后,哈尔滨警方甚至出动“老虎突击队”,封锁当地群山。但因为有类似的经验,高玉伦一直没有露出踪迹,时值秋季,山上的果子、农作物,都成为高玉伦的果腹之物。

直到9月11日,高玉伦来到自己的侄女家,一进门,就要求要吃的,而且最好给他点酒喝。在他吃饭的过程中,他侄女的公公和小叔子,用一根塑料的绳子从后面将他捆住,扭送给附近的警务人员。

据其侄女介绍,当被捆住之后,高玉伦还踹了其中一人一脚,口称:连你都出卖我。

不到一个小时之后,高玉伦回到了他“阔别”9日的看守所,只不过同离开时的“春光得意”相比,如今的他已经换了一副面孔。

经过数日的逃亡,高玉伦面色发黑,浑身的衣服已经沾满了泥土,整个人也消瘦了。唯一不变的一点是,同之前杀害自己的发小一样,对于逃狱杀害狱警一事,高玉伦仍然没有太大的悔意,只是告诉身边的民警:我的手被勒得有点受不了,能给我松一下嘛?

结语

在高玉伦逃亡的日子里,为了成功抓获他,防止再有恶性事件的发生,警方的悬赏金额,曾涨到了15万,全国各地,更是议论纷纷。

包括高玉伦的落网,网络之上也不乏带有传奇色彩的帖子,甚至有人称,他之所以在逃亡数日之后,选择下山,而且去到自己的侄女家吃饭,是因为想把这15万送给自己的侄女,因为在他入狱的过程中,是她的侄女去到他家,照顾自己年迈的母亲,并且帮着衣服。此举是为了报恩。

但时过境迁,当事人并没有就此事发表意见,我们也没有找到别人的证实。

据高玉伦的母亲回忆,她儿媳妇死后,他曾经张罗着给儿子再找一个,但被儿子拒绝,原因是“一个老娘就够了,再找了麻烦”,其愿望,则是不留饥荒(债务),给儿子留点钱。

在她母亲的眼中,自己的日子虽然脾气暴躁,但一直孝顺,而且务实,不知道为何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同样疑虑的,或许还有李德月和狱警段宝仁的家人们,对他们来说,一辈子本分为人,做好自己的事,却招来无妄之灾。

谨记的一点是,无论何时何地,恶,一直存在。或在你我的身边潜伏,或在你我的心中潜伏。

常积德,莫作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2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