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一早,刚眯了三个多小时,蒋艳霞被自己定的手机闹铃吵醒,她揉着眼睛走出临时休息的帐篷,寒风让她打了个激灵,她立刻精神了许多。她把队友替换下来休息,自己走上了河堤。这是志愿者蒋艳霞坚守在延寿县亮珠河东大堤上的第11天。
10.5公里长的亮珠河段、14公里长的蚂蚁河段隔开了方正、延寿两县。按照防疫要求,为了防止有人从结冰的河面穿行,延寿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决定:一定要封住过江的通道,禁止人员从河面出入县境。
沿河的乡镇村屯党员、干部第一时间行动起来。与此同时,来自河堤沿线6个村的99名志愿者也自发地站上了河堤,投入到了夜以继日的守堤工作中。作为1/99的蒋艳霞,是守在江堤上的志愿者中唯一女性。
今年42岁的她,是志愿者队伍里的一名新兵,加入延寿县“一粒米”志愿服务队刚刚一年多。她主动和队长提出要求:“我要报名,去守河堤。”“死冷寒天的,守在大堤上啥时候是个头儿啊?”老妈起初不同意她去守堤,但蒋艳霞掏出手机给妈妈看那些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们冲锋在前的照片和故事,越看越令她热血沸腾。“人家能做到我也能,自己的家自己就应该去守护,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抛下这句话,蒋艳霞就离开了家,站到了河堤上。
“哎!河面上的人听着,疫情防控期间,禁止过河,赶紧回去吧!”如果看到有人穿越冰面,蒋艳霞会扯开嗓子喊话,把对方劝返。随着方正和延寿两县疫情防控力度的加大,几乎再看不到有人在河面上穿行了,但所有的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依然守在河堤上,不敢掉以轻心。“站在大堤上,恨不得兜里揣两块砖头,怕被大风给我刮跑了。”蒋艳霞说,虽然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吹,但她和所有的守堤志愿者一样,心里依然温暖。
“疫情不退,不下大堤”这是99名坚守大堤的志愿者共同的誓言。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疫”中,延寿县的志愿者和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一起,组成了基层疫情防控的坚实防线。
钱玺勇记者郝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