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绿志愿服务队”到市 社会福利院慰问。 在和平年代,退伍 人如何选准自己的人生坐标?哈市名自主择业 官志愿者成立的“橄榄绿志愿服务队”,7年来默默无闻、扎扎实实坚持做公益事业余件次,市精神文明办、志愿者协会给予挂牌认可。“橄榄绿”保持着 人的本色不变,传统不丢,用真情回馈社会,在服务中发挥光和热,获得百姓的爱戴,给人民群众带来了“ 人温暖的味道”。
脱下 装不能丢了 人本色
“橄榄绿志愿服务队”首任队长刘栋介绍,年初,刚从部队自主择业回到哈尔滨的他和崔岩、王波、李若钢、侯晓辉、郝 等十余名择业战友共同成立了“橄榄绿志愿服务队”,他们来自陆海空各兵种部队,有的从全国各地自主择业返回家乡,也有许多是外省籍在哈尔滨服役自主择业留下的。经商议,他们达成一个共识:在部队当兵几十年,脱下 装不能丢了 人本色。过去在部队练兵备战,习惯了紧张有序的部队生活,现在转业走向社会也要不忘初心发挥余热,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从那时起,他们做好人好事、做公益事业,无偿为病危患者献血、义务维护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幕式治安……
市人社局自主择业 人办公室主任董星介绍,从年年初开始,这个群体面向无业人员、无人照料的生活困难群体和退役老 人开展公益活动。目前已拥有正式会员人,捐款16万余元,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余次,捐物余箱,行程3万余公里,累计植树近1万株,足迹踏遍白山黑水,受到社会广泛赞誉。经市精神文明办和志愿者协会批准,他们被正式命名为“橄榄绿志愿服务队”,并在哈尔滨志愿者大厦正式挂牌。
年11月21日,是一个让延寿县东安村几百户村民感动和难忘的日子,市志愿者协会与“橄榄绿志愿服务队”承建了东安村“爱心超市” 扶贫点。在相关人员的带领下,十余名老兵代表驱车余公里,携带多件捐赠物资赶赴东安村举行“爱心超市”揭牌和交接仪式。“爱心超市”里的所有物资均由服务队退伍老兵捐赠,村委会根据贫困户需求免费发放。许多老兵特意购买了一些崭新的衣物前来捐赠。服务队意识到,脱贫攻坚要帮助贫困群众改变生活环境,更要努力改变他们的心理状态,让他们从精神上告别贫困。服务队每次在为“爱心超市”送去各类衣物等生活用品的同时,都与村委会开展“心连心、结对子”活动,明确村民如果在生产生活中遇到涉法和医疗问题,服务队员会通过在部队掌握的技能积极为群众服务,开展“网上法律援助”“远程医疗咨询”等免费服务项目,节省村民生活性经费开支,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内在动力。
老 人传承“ 字号”
“我在有生之年也想像你们一样为社会做一点公益事,让我们‘橄榄绿志愿服务队’这个‘ 字号’在全社会传递正能量,变得更响亮。”这是抗联老战士李敏生前加入服务队时的真情告白。6年时间,服务队曾一直坚持关心照顾李敏。年初,李敏请求以一名抗联老战士身份加入服务队,她由最初的帮扶照顾对象最终成为一名特殊队员,担任服务队传统教育导师职务。年“七一”前,李敏同服务队人员一起过 日,她在“橄榄绿志愿服务队”队旗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并题词“不忘 旅初心,弘扬志愿者风尚,传承抗联精神,开拓橄榄绿征程”。她激情歌唱抗联歌曲、讲述抗联故事,为服务队上了一堂生动的 课,声情并茂的讲述,将大家带进那个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年7月21日,是一个让队员们永远悲痛的日子,95岁的抗联老战士李敏离世。李敏 让“橄榄绿志愿服务队”成为最响亮的“ 字号”公益事业群体的嘱托仍然在耳畔萦绕,依旧激励着队员们。这一天,服务队员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