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点钟,看到一个短视频。视频介绍了一位90多岁白发老大爷养生经验。
老爷子穿一件白色背心,身体健壮,红光满面,胖瘦适中,主要是他腰不弓背不驼。从四肢、脸部、动作,看不出一点儿耄耋老人神态。
女主播请他谈养生时,老爷子兴致勃勃,他伸出了4根手指头说:“想要身体好,你得占四条。
第一,心态好,不生气。比方说:“骂我一下,我不还口,谁骂人谁倒霉。为什么呢?不着急不骂街,越骂街越生气,他越生气别人越高兴。
老大爷昂首挺胸站在路边,左手背后,举右手掰着手指,一条一条分析得有理有据。
第二、人活着多运动。“活动、活动,想活就要动。”动脑、动口。动手,多干活,老头思维灵敏,条理清晰。
第三、什么都不能过量,吃饭更不能,这东西再好,也不能多吃,多吃一口就坏了;老爷子便说便比划,非常自信。
第四、什么都存,不能存话。你看,法庭在调解家庭纠纷时,有的说“我呀,这句话我憋了好几年了!”“你看,我一说你急了。”存钱可以,就是不能存话。
这4条你要站住了,现在哪个人都能过百。”老人家“指手画脚”越说越激动。
老爷子继续说“我家就我一个人,三间屋子。每天擦地,不用拖把(墩布)就用毛巾,擦得快,干净、省水。你看,我就这么蹲着擦地”。
老头说着说着就现场演示,双腿叉开蹲下去,用毛巾在洗脸盆里,这么一揉一擦,擦完一段,又后退一步再擦。
主播问:“你91岁了,还蹲着擦地?”老爷子意犹未尽,旁若无人,继续比划,“蹲着擦地,蹲着擦地好,擦的就是干净!”
主播又问了,“你身体没问题吗?”老人没作正面回答,而是举了个实例说:“有人给洗衣服,有人给做饭,并不是好事”。
我跟你说个实际事儿,我们一块退休同事,家是北京顺义的。他跟老婆说:“我上班时领导管着我,这回退休了就应该自由了。”
老婆也说:“是该享受了,你就好好休息吧。”老伴天天给他沏茶倒水,吃完饭,他就在沙发上一躺一合眼,半年后就死了。
老爷子又举了一个实例:“我的街坊是个电机工,家庭电机工,比他还大两岁,退休了,找了这么个小圆木凳,找了几个小筐卖菜。
每天挑着走10里地,刮风下雨也得走10里地。菜是自己家种,卖不了喂猪,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走路,锻炼身体。
每天走20里地,比那个人多活了几十年。这人啦,要老高兴,不生气就好了。”老爷子连举子也是手舞足蹈,上下比划。
看完这个视频后,我联想到我老父亲,我父亲和这个老爷子性格相似,忠厚勤劳。家里8个孩子,只要自己有时间,家务活从不让孩子们干,都是自己亲力亲为。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有时拾一担牛粪;有时割一筐草背回家才吃早饭。然后,又到生产队干农活,反正一天没有闲着的时候。
我们家是军属,三个哥哥都去参军。每年正月初一,大队干部和生产队长,领着宣传队,敲锣打鼓给军属拜年。有人送对联;有人挑一担水;有的送一捆柴。
这一天我们家特有面子,但我老爹一早就要出门干活,我母亲拦着不让走,还和他吵一架,才勉强在家呆半天。
父亲是劳动模范专业户,在我们生产大队,特有影响力。
每年到了播种或收割季节,连生产队长都要亲自登门:“宽叔,您看南边二十亩地里小麦,是不是该收割了?北边那块河套地,秋夏干脆种玉米、黄豆。7、8月份老发洪水,种芝麻怕淹。”我父亲的小名叫“宽”。
“文化大革命”时期,有一年夏季,正是抢种抢收时节,全村老百姓每天一早一晚,都要被召集到大部,举行“三忠于,四无限,喊口号”。
我父亲骂他们瞎胡闹:“饭都吃不上了还喊口号,不喊口号你们没有主心骨?”也只有他敢骂生产队长,因为队长是他侄子。
后来,耕地分到一家一户,我们家最小的一个弟弟结婚生子。弟媳妇年轻不会干农活,在家带孩子,庄稼地里农活都由老父亲干。
有一年,夏天三伏天的中午,我看他一个在地里锄草,问都这么大年龄了,为什么不让儿媳妇干活?他说:“锄芝麻是技术活,她还不会,再说孙子也需有人看管。”他总把困难留给自己。
古人云: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勤劳可以有所事,远淫邪也。
父亲去世多年了,只要看到像父亲那样勤劳老人,我就想起父亲——诚实、勤劳、俭朴,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一个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