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寿县“一粒米志愿服务队”走访帮扶贫困群众。记者白云峰王志强摄黑龙江日报10月25日讯延寿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既做好物质扶贫,又做好精神扶贫,同时大力弘扬向上向善风尚,以“志愿扶贫,爱满延寿”为主题,在志愿扶贫上见成效。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志愿服务组织个,其中有一滴水、一粒米、一点爱、一米阳光志愿服务队等各类民间志愿服务队79个,全县形成了志愿服务纵横发展的新格局,他们引领带动全社会关心贫困群众,形成了决战脱贫攻坚合力。爱心在涌动笑容重绽放正午,在延寿县一处小区院里的由车库改成的房间里,阳光洒满了整个房间。38岁的王延花脸上也充满了阳光,谁能想象6年前一场车祸使阳光、健康的王延花全家陷入了困境,曾经幸福美满的小家庭也从此分崩离析,整天哭成泪人的王延花不得不重新回到父母身边。农村的年迈父母没有什么收入,为了节省开支到处打工挣钱。自从“一滴水”爱心社得知了王延花的状况,负责人马建文大姐经常带着姐妹们到她家,先是解决“尿不湿”和米面油等燃眉之急,最重要的是做王延花的心理疏导。经过几年的志愿帮扶,王延花和老父母逐渐重拾生活信心,重新绽放笑容。延寿县志愿者看望困难群众。记者白云峰王志强摄一处二楼的小公寓里,当马建文在手机里播放小女孩华华的视频时,躺在床上30岁的妈妈郭红梅就“啊啊!”乐得合不拢嘴。回想几年前的癫痫病女子郭红梅,能够有如今的幸福生活,公寓里的工作人员都异口同声:幸亏马大姐救了她。马大姐捧着为华华制作的成长记录相册向记者娓娓道来:“5年前,60岁的爸爸带着华华在大街上乞讨,团队成员们痛在心上就把孩子留下了。当带孩子去看妈妈郭红梅时,被眼前的一幕幕震惊了,妈妈大冬天的光着身子在屎尿堆里抽搐口吐白沫。马大姐和志愿医院进行了抢救。今年“十一”前,医院出院住进了这个公寓。现在已经上小学的华华每天生活在马大姐团队的“新妈妈”家,除了在学校学习新知识外,还在阿姨们介绍的艺术学校里免费学习口才演讲特长。志愿服务,爱满延寿。这一个个温暖的爱心故事是延寿县蓬勃开展的志愿服务工作的小缩影。近年来,延寿县全面推动志愿服务发展,大力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已逐步实现了志愿服务组织规范化、服务常态化、项目品牌化,形成了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尚,构成了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志愿扶贫引领社会关心贫困群众延寿县不断推进志愿扶贫,引领带动全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8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