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春耕时节遭遇疫情多点散发,助力农民抗疫保春耕,各界在行动。
(资料图)春耕有肥,春播有种
确保粮食安全,做好春耕是基础。当下正值春耕关键时节,但近期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多发,防控形势复杂严峻,人员行动和交通运输受限,给全国各地备战春耕带来不小挑战。此外,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全球供应链的变化,也加剧了人们对粮食安全的担忧。
“农时不等人,特别是在东北三省,作为我国粮食的核心产区,该地粮食产量约占全国1/4水平。能否确保当地种肥药等农资产品充足供应,将直接影响农户收成和全年粮食产量总目标的实现,这也是中国中化作为农业国家队做好春耕保障各项工作的重点区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中化董事长宁高宁表示,作为农业领域“国家队”,中国中化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和疫情防控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坚决履行央企责任,旗下先正达集团作为全球营收规模最大、业务组合最全的农业高科技企业,广大员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带头冲锋、抢抓时节,在全国各地加紧备种备肥、调配农资农机、做好农业服务,全力保障春耕物资保供稳价工作,助力今年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的总目标实现。
农时不等人,“三农”专家下田指导和农资供应却受到疫情带来的物理干扰,怎么办?
据宁高宁介绍,今年以来,中国中化努力克服东北地区疫情形势带来的不利影响,累计向东北三省春耕一线送达各类肥料超过百万吨、农药价值数亿元、种子数百万斤,全力保障东北地区春耕生产所需的肥、药、种等农资充足供应。此外,面对春耕供肥压力,中国中化位于吉林松原等地的肥料生产工厂也迅速实施员工集中管理,保证生产正常运行,并第一时间协调春耕保供运输资质,确保肥料产出来,也能运出去。
春播的前提是有种。“玉米是东北春播的主要作物,中国中化旗下先正达集团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驻地员工深入一村一镇,将公司自主研发、因地适用的优质高产玉米种子送到每位农户家里,让村民足不出户也能安心备耕,确保东北春播有种子种、种好种子。”宁高宁这样说。而在个别区域,因防疫要求,技术人员无法走村串户,大家就充分运用数字技术,突破时空限制,以田间直播、农技网课、视频指导等数字化沟通方式,指导农户科学用药,帮助农户实现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有时1小时直播就能吸引到40万人参与!”谈及此,宁高宁颇为兴奋。
产品提质,农民增收
当前,中粮集团充分发挥自身产业优势,在利益联结机制、优质农资支持、数字化手段、金融服务等多个维度全面发力,为农民春耕做好有力“护航”。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中粮集团以“订单农业”为突破口,在当地推进水稻技术、种植、加工、品牌打造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设2万亩水稻种植基地:一方面,按照市场需求种植优质水稻并保证收购,持续保障农民收入,持续开展了稻谷种植技术、品牌营销培训等,向农民培训相关技能和知识;另一方面携手相关企业联合推出“福临门·淘乡甜”延寿大米,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共同推广,把延寿大米采购、加工和品牌推广纳入自有经营体系之中,让“订单+加工+品牌”模式真正落地,通过提升水稻溢价,带动农户增收。
据中粮集团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疫情防控期间,为确保春耕的顺利进行,中粮加强与客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