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黑龙江频道报道(于灵爽):一排排整齐的水稻秧苗在田中迎风轻舞,等待着秋天的丰收。看到眼前的画面,哈尔滨市延寿县六团镇东安村贫困户张万海感慨万千:“这水稻长得真好,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
张万海今年刚刚加入到爱学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按他自己的话说,加入合作社,兜里有钱,心里有底。东安村爱学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年6月,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入社土地面积增加到多亩。依托当地水稻种植资源优势,合作社大力开展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带领众多贫困户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同时,合作社与东安村鸭稻米种植基地共同注册了“东安泉”商标,“鸭稻米”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到去年底已带动20多户贫困户增收,每户获得收益超过元。
“无论是带地或贷款,村里的贫困户只要有意愿加入合作社,我们都欢迎。不具备条件的,合作社会提供‘公益岗’等形式,尽量使贫困户都有活干。”合作社负责人安爱学说,今年要带领社员大干一场,争取在脱贫攻坚决战中打个漂亮的决胜仗。全村脱贫一个都不能少。
延寿县江珠有机水稻专业合作社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试验田供图延寿县委宣传部
现代农业需要现代化的生产组织方式。近年来,延寿县从做优农田文章入手,坚持走合作经营、龙头企业带动的路子,以“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将所有有农田的贫困户纳入合作社,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合作社带动作用,确保土地经营收入有保障。
安爱学表示,“企业+合作社+农户”,一头连着国内外大市场,一头连着农村千家万户及其产业基地,克服了过去一家一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脆弱、产品影响力不大等弊端,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普及提供了广阔平台和有力支撑。
在合作社打造产销一体化,助力脱贫攻坚的同时,以中实源、亮珠品牌为代表的企业也在积极与合作社、农户达成订单种植模式,构建以大米产业扶贫为依托的区域共享品牌产业机制。
企业引领、合作社带动、农户抱团,这样的模式既是延寿县发展农业的一种模式,也是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一条现实路径,更是延寿县振兴农村经济、决胜脱贫攻坚的有效抓手和载体。
合作社内停放的大型农机具摄影吕岩
据延寿县副县长何洪千介绍,延寿县有农田贫困户共户、耕地面积8.89万亩,其中土地已流转户、耕地面积4.88万亩。目前,33家合作社吸纳户贫困户带地入社,入社耕地面积2.5万亩,预计户均增收元。
“我们将坚持走合作经营、龙头企业带动的路子,不断发展壮大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争取将有农田有意愿的贫困户都纳入合作社,确保土地经营收入有保障。”何洪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