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花江地区的前世今生,松花江专区与哈尔滨

松花江有涑沫江、粟末水、宋瓦江、混同江等古称,明朝开始始称为松花江;

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记载:

松花系女真语松戛里的对音,由尚加、上江的音变而来,意为白色;清朝杨宾《柳边纪略》中谓松花江满语名松阿里乌喇:松阿里者汉言天、乌喇者汉言河,言其大若天河也。作为中国知名的河流,她也是我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差一点就成为一个城市(地级市)的名字,那这时怎么回事呢?

年8月绥化专区撤销后,黑龙江省设立了松花江专区,专署驻哈尔滨市,松花江地区以松花江命名;以绥化专区的绥化县、望奎县、兰西县、绥棱县、海伦县、庆安县(含铁力县)、巴彦县、木兰县、通河县以及省直辖的伊春市、五常县、双城县、肇州县、肇源县为辖区。此时的松花江专区辖1市、13县,辖区达到最大化,涵盖了今哈尔滨、绥化、伊春这三个地级市的部分区县。

图源后宫地图三千

年设立安达市由松花江专区代管,同年5月哈尔滨市的肇东县和嫩江专区的明水县、青冈县划入;同时将五常、双城、巴彦、木兰、通河5县由划入哈尔滨市;调整后的松花江专区辖有2个市、11个县。

年10月铁力县(铁力市)恢复并由松花江专区管辖。

年1月伊春市改由省直辖。

年3月恢复安达县并由松花江专区管辖;当年5月松花江专区迎来发展上的重大转折:专署由哈尔滨市迁驻绥化县(绥化市北林区),6月将松花江专区更名为绥化专区(后发展为今天的绥化市)。

从哈尔滨到绥化市,最初的松花江专区因改名而消失,但她并没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因松花江专区改为绥化专区的同时又再次设立了新的松花江专区。

年6月新设立的松花江专区仍驻于哈尔滨市,以哈尔滨市所属的呼兰、阿城、宾县、五常、双城、巴彦、木兰、通河这8个县为辖区;这里的松花江专区可以看作是哈尔滨市一分为二,除了名字相同,辖区范围已经大大缩小了。

年3月松花江专区改设为松花江地区,地区仍驻哈尔滨市。

年1月松花江地区迎来新的变化,驻地由哈尔滨市迁至阿城县(今哈尔滨市阿城区),从而结束了松花江地区与哈尔滨市同城而治的情况,若以此基础并得以保留建制,松花江地区后来大概率就会改设为地级阿城市了。

年4月牡丹江地区尚志县、延寿县、方正县划入,松花江地区得到扩大,面积由3.1万平方公里增至4.31万平方公里,辖县数量达到11个。

年9月松花江地区迁回哈尔滨市,继续寄治的局面。

撤销前松花江地区3市、4县示意图

后来她又有多次变动:年9月将呼兰县、阿城县划入哈尔滨市,调整后的松花江地区辖县变成9个,面积减少约平方公里、人口减少万;年2月宾县、方正县划入哈尔滨市后,松花江地区的范围再次变小,面积减少约平方公里、人口减少近60万,辖区也被分为南北不相连的两个部分。

年3月松花江地区并入哈尔滨市,撤销前辖有双城市、尚志市、五常市和延寿县、巴彦县、木兰县、通河县;总面积3.47万平方公里、人口万;自此经历过撤销、恢复、迁驻等阶段后,存在38年的松花江地区(专区)完成了历史使命。

鹤眼认为松花江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与当年四川省的成都市与温江地区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宁市和南宁地区类似:都是位于省城旁边,但最后反是同名的南宁市与南宁地区发展成今日南宁市和崇左市两个地级市,而温江地区、松花江地区这两个与省份不同名的地方与省会合并融合了。

假如当年没与哈尔滨市合并,后来在撤地设市的进程中松花江地区也许以黑龙江省松花江市的身份成为黑龙江省的第十三个地级市了;或许会采用南宁地区的模式,从哈尔滨市迁驻所属的某一个显示而成为黑龙江省一个新的地级市了吧;如果这样,现在说到美丽的松花江这句话时就不仅是指松花江的风光,还可能是指一座魅力的城市。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转载须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1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