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记者仲亮张立
进入隆冬,哈尔滨的气温骤降至零下20℃,这却并不影响崔运喜的好心情。“住进新房,屋里格外暖,冬季再也不担心房子四处漏风了。”说到危房改造后住上新房的感受,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加信镇加信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老崔一脸的喜悦,一再表示没想到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住建厅的指导下,年以来,哈尔滨市以解决困难群众住房安全为目标,不断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推进力度,像老崔这样的户居民住房安全得到保障,经过四年的推进,哈尔滨通过危房改造解决了困难群众最大的、最需要的、最迫切的保障问题。
搬出危旧房迎来新生活
白墙黑瓦,窗明几净……进入冬季前,双城区住建局单保卫和同事们连续一个月进入各村屯探访,查看危房改造后村民的生活情况,除了收到感谢外,让他们感受最大的是村民生活态度的转变。“以前院子外随便扔垃圾,现在自家设垃圾桶收集。”单保卫说。
“以前的房子,夏天渗雨,冬天漏风;现在的新房,又安全又敞亮。”受益于危房改造的村民孙大娘对记者说,她家的房子被鉴定为D级危房,列入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获得补助后建起新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农村危房改造使哈尔滨市3.34万户农民的住房安全得到保障,其中建立卡贫困户户,低保户户,农村分散供特困户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户。改造任务中,含C级危房户,D级危房户。
哈尔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雪春表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必须不折不扣完成任务。
精心施策“1+7”让危房改造更安心
“这房子建得我很满意,每一次设计都征求了我的意见。”“住上新房,而且是节能房,满意更安心。”采访中,一些受益居民点赞危房改造的措施。
为了将危房改造落到实处,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将危房改造作为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重中之重,列为全市惠民工程,构建“1+7”危房改造的创新建设模式。哈尔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表示,1即1个目标,确定的目标必须如期完成,让困难群众住上安全房必须一户不落。7即严格控制危房改造涉及的程序、鉴定、质量、验收、档案、资金、长效等七个环节,做到程序依规、鉴定到位、质量可控、验收达标、档案规范、资金落实、长效保障。
据悉,在工作程序上,哈尔滨市实施“户主申请、村委会评议公示、乡镇政府审核、区县级审批”程序,实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针对工程验收,施工单位自行验收后,县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牵头组织有关部门逐户验收。此外,哈尔滨市实施贫困户已改造住房后续安全维护机制,制作便民服务卡告知危改户,有问题第一时间反馈。
精准到人房子改得让人放心
新家,宋大爷盼了二十多年。“之前赶上疫情,没想到转年就入住了新房。”采访中,家住呼兰区的宋大爷几度哽咽,眼含热泪。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年,哈尔滨市住建部门开展脱贫攻坚危房改造“70天决战”行动,通过线上模式推进改造的进行,精准连线到每一户村民,户改造任务全部按时完成。
据介绍,结合特殊时期,年,哈尔滨市住建局成立了脱贫攻坚危房改造行动工作专班,4月10日至6月20日决战期间,克服东北地区气候因素,早定方案、早定时限、早日启动,比往年早开工40天,抢出完成目标任务的时间,户改造任务全部按时完成。“为防止疫情对危房改造造成的影响,我们利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