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峥嵘岁月
人物名片
曾国柱,年生,玉环坎门人,年前往黑龙江延寿县支边,年回玉后到玉环县公安局工作,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3月退休,历任玉环县公安局政工科科长、副政委、常务副局长、玉环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等职。
花甲之年的曾国柱虽然年近七十,但是正义凌然、刚正不阿的公安风骨在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身上却丝毫不逊当年。回想起自己年轻时的工作经历,这位老人如数家珍,慈祥的目光中时不时地透露出共产党人的坚定和自豪。
年,20岁的曾国柱乘上北上的列车前往黑龙江延寿县支边,在支边的8年多岁月里,他插过队、当过工厂工人,面对天寒地冻的恶劣环境和日以继夜的工作强度,“咬紧牙关、战天斗地”是他对那个年代的最深印象,但是每当回忆起自己的支边生活,他却说那8年多的艰苦生活和昼夜劳作历练了他不怕吃苦、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
破案的秘诀是调查入微
年,曾国柱从黑龙江回到玉环,并被分配到玉环县公安局政保科,负责侦破政治案件。对于一名新民警来说,调查入微、刻苦学习是曾国柱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而事实证明,他的细心和钻研,每次都能帮助他突破侦查瓶颈,换来案件的柳暗花明。
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坎门街头就发现多张反革命内容的大字报,上级公安机关高度重视此案的侦查情况。但是由于当时侦查条件落后,除了走访群众、征集线索外,几乎没有其他的侦查手段。三个月后,侦查一度陷入低谷。此时,曾国柱作为当时政保科的民警被组织抽调参与该案件的侦破。
接收案件后,曾国柱在对所有线索进行重新梳理后,又来到坎门,对发现大字报的群众逐一开展走访。在交流中,曾国柱得知张贴5张大字报的浆糊干湿程度有所区别,“浆糊越湿则表示该字报贴得越迟”,通过深挖此条线索,曾国柱初步断定嫌疑人是沿坎门胡沙头、工人路、钓艚岭、民主大队的路径张贴大字报,从而确定嫌疑人的生活工作范围。
曾国柱还发现大字报使用的是《中国青年报》。“该人能接触到《中国青年报》,且对时事政治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曾国柱将嫌疑人的人物特征和生活轨迹等线索进行串联,将目标锁定坎门的民主大队,通过系列深入排摸,最终抓获嫌疑人许某等人,案情水落石出。
法律面前必须公平公正
年至年期间,作为分管预审工作的局领导,曾国柱始终要求自己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严谨负责、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每起案件。经手的所有案卷他都仔仔细细地翻看后,再从头到尾进行梳理,确保不漏一个案件细节。为时刻提醒自己,他在工作笔记本上写下:不冤、不纵,依法办事。在他分管预审工作期间,玉环县局连续5年被评为全市预审工作优秀单位。
期间,坎门发生的一起故意杀人案,受害人叶某在家中遭到枪击致重伤,嫌疑人身份不明。“枪击案件性质严重,社会危害大,岂能容得嫌疑人逍遥法外。”当时曾国柱作为该起疑难案件的包案局领导,他迅速带领侦查组重新梳理,现场线索有限,那就对受害人的生活圈、工作性质、为人处事等方面开展全面细致的调查。发现受害人无不良嗜好,交往圈子简单,受害时无财产损失,逐步排除仇杀和财杀的可能性。
在调查中,侦查组得知受害人当时有一未婚妻,且形迹可疑,初步判定案件有可能为情杀。找到受害人未婚妻林某后,她的口供成了破案的唯一希望,只要能突破口供,那案件就基本上能告破,否则就很可能是死案。而如何突破林某的口供,成了摆在所有人面前的最大难题。
“她若真参与这起案件,我们和她谈的越多,她马脚就会露的越多,总会让我们找到一些线索的。”于是,曾国柱带领民警对林某开展讯问,表面上是聊天,实则是在寻找蛛丝马迹。通过两天的审讯,林某的心理防线终于被攻破,并将案件的原委全盘托出。
原来林某与受害人订婚后,又认识男子李某,两人情投意合,林某认为未婚夫叶某脾气暴躁,苦于婚约在先,便同意李某杀害叶某,并为其出谋划策,最终两人选择自制枪械枪杀叶某。
通过三天三夜的布控抓捕,嫌疑人李某终于落网,案件得以告破。这时已经五天高烧的曾医院就医。
做好工作唯有真抓实干
年后,身为常务副局长的曾国柱除分管预审外,还分管看守、消防、内保等工作。“我分管的工作一出事都会是大事,所以根本容不得一丝懈怠。”责任重、压力大是曾国柱对自己当时分管业务的理解。
当回忆起消防和看守所管理工作,曾国柱表示工作没有任何捷径,唯一的方法就是真抓实干,将每项工作落实落细,千万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因为一出事就是关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
为时刻了解工作落实情况,全面掌握基层工作现状,曾国柱三天两头往学校、医院、重点单位跑,检查、调研、研究是他每天的工作任务。为确保工作落实落细,曾国柱还出台重点单位管理考核方案,严格落实每月一检查、每年一评比等工作措施。
“每个人的压力大、责任重,虽然辛苦,但是都干劲十足,消防、看守所每一份成绩的取得都和每一位民警、武警的坚守和付出分不开。”每年的除夕、节假日,曾国柱都和武警官兵一起过,他认为武警官兵们离乡背井来到玉环,为玉环的稳定发展倾注心血,一定要善待他们,他们即是战友,也是家人。每年的消防和看守所有武警官兵退伍,曾国柱总是第一时间去欢送他们,感谢他们为玉环人民所做的贡献。
在曾国柱分管消防和看守所工作期间,全县重点单位连续8年未发生消防事故,县消防中队也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浙江省文明单位”;县看守所实现35年安全无事故,并荣立集体二等功;县武警中队被评为“浙江省标杆中队”,荣获集体二等功。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回忆起自己的从警故事,退休后的曾国柱如数家珍,娓娓道出34年的从警感悟:“我们当人民的警察,干什么都要想到责任担当,做到公平正义”
来源:玉环公安
编辑:网警小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