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别之年特别丰收丨小土豆做成大产业

“哇!这个土豆大!”一锹下去,硕大的土豆探出大半个身子,延寿县延河镇新华村村民牛金生小心翼翼地将土豆上的泥土磕掉,把土豆装袋里,满脸藏不住的激动。不远处,几家乡亲也在收土豆,有人挖,有人捡,有人用袋子装,有人用车推,庭院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00:52

虽然庭院经济表面上看起来又“小”又“散”,都是一家一户“零打碎敲”不起眼的“小地块”,但在新华村,围绕庭院经济搭建起产业链,乡亲种的土豆不愁卖,足不出户就送进了本村的加工厂,卖上了好价钱。

土豆丰收,村里的粉条厂同步进入了加工旺季。机器的轰鸣声中,一个身着白衬衫的“精神小伙儿”正和工人一起查看晾晒的粉条。千万缕半透明的“银条”搭在晾晒棚内的杆子上,随着微风轻轻摇晃,如银色的瀑布一般。

这位“精神小伙儿”叫徐文辉,是延寿县延河镇新华村的党支部书记。村民们都说,别看80后的徐书记岁数不大,脑袋瓜子灵,实干!

“土豆加工成粉条后,利润能翻几倍!我们是从年开始干的。”徐文辉告诉记者,那时他发现不少乡亲在自家庭院种土豆,但光靠卖土豆赚不了几个钱。想要卖上个好价钱,就得搞深加工。在他的倡导和支持下,村民们成立了新华村马铃薯种植合作社,还引进设备,建起了粉条加工厂。

饭前饭后,房前屋后,足不出户,增收致富。庭院经济搞得如此有声有色,得益于各级政府的支持,更离不开村“两委”工作思路清晰,脚踏实地。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如今的粉条加工厂占地约平方米,年产3万斤粉条,每斤大约能卖到12元。

先签订单再种植、先找市场后生产。为使庭院种植产生最大的溢价效应,在销售环节,村里出产的粉条采用私人订制、大型单位团购、进驻大型商超、包村工作队帮销、电子商务平台线上销售……多种多样的销售模式让农户庭院里生产的农产品真正走了出去、闯出了市场、强了品牌、卖上了好价钱。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钱玺勇记者:郝欣

编辑:刘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2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