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晚,哈尔滨迎来降雪,延寿县还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最低气温接近零度。但在五一假期的前两天,哈尔滨最高温度却达到26度。网友表示:前秒入夏,后秒入冬。在年下半年,气象专家就表示过,年很可能是厄尔尼诺元年。那么厄尔尼诺究竟是什么?我们遇到的气候异常是它的锅吗?在了解“厄尔尼诺现象”之前,我们先要知道,什么是厄尔尼诺。很明显,“厄尔尼诺”是一个音译的外来词汇,来源于西班牙语ElNio。这个单词在西班牙语中的本意是“圣婴”、“神童”或“圣明之子”,因此我们听到的“圣婴现象”其实和“厄尔尼诺现象”是一个意思。那么为什么要用ElNio这样命名一种现象呢?相传,在很久以前,居住在秘鲁和厄瓜多尔海岸的古印第安人,因为他们久居海岸,发现如果在圣诞节前后,附近的海水比往常格外温暖,不久就会天降大雨,并且伴随着海鸟成群迁徙的怪现象。出于迷信,古印第安人就以“圣婴”、“神童”来命名这种现象,而把导致海水异常升温的潮流称为“神童”潮流。从这个故事中,大家就可以发现,“厄尔尼诺”本身是用来命名一种使海水异常升温的暖流。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时有发生。因为这里有一股自南向北流动的著名寒流——秘鲁寒流,而在每年11月到次年3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为西北季风,西北季风削弱了秘鲁寒流对秘鲁西海岸的影响,并带来了来自赤道的“赤道暖流”,导致秘鲁寒流水温反常升高。而这股不稳定的洋流,就被称作“厄尔尼诺暖流”。在了解完“厄尔尼诺暖流”后,我们就能很简单地了解“厄尔尼诺现象”,和海水异常变暖类似,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发生在热带太平洋地区海温异常增暖导致全球气候影响的一种现象;而被认定为“厄尔尼诺事件”,则指持续了3个月以上的“厄尔尼诺现象”。简单来说,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局部气温异常。对于我国来说,它容易导致暖冬,南方易出现暴雨洪涝,北方易出现高温干旱,东北易出现冷夏。这种气候异常最容易造成农作物的减产,以及鱼类生存条件受限等等。在厄尔尼诺严重的年份,有的地区甚至会出现严重干旱或者是洪涝灾害,甚至是飓风等等。自我国年11月国家气候中心检测以来,到目前为止,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受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影响,预计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带强度偏强,降水总体呈“南北多,中间少”的空间分布,涝重于旱。虽然介绍了这么多,但是厄尔尼诺只是自然界中的正常现象。但是随着厄尔尼诺次数的不断增多,我们也应该思考:人类未来的环境问题应该怎样去解决?现在,我们再反观年11月4日美国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实际上,这种“唯一开倒车”的做法,是站在了人类的对立面上。喜欢我,记得点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8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