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宁,年出生,长春公交集团北达汽车公司十车队三星级驾驶员,车队号称“女汉子”的她在12岁儿子眼中,是勇敢的妈妈;在丈夫眼中,是娇弱的妻子;在父母眼中,是永远牵挂的孩子。平日工作中她恪尽职守、认真负责、技术精湛。得知社区防疫需要志愿者后她更燃起了投身战疫一线的愿望,“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所有人都责无旁贷”,这是于宁参加防疫志愿工作前所说的。
3月12日,长春市进入静态管理状态的第一天,于宁主动联系她居住地的所在社区,义无反顾地参加了社区志愿防疫工作当中,当天就被分配到基隆中学参与核酸检测工作。从早6点至深夜她一直坚守在岗位现场,坚决服从、毫无怨言地开启了满负荷的志愿服务工作。于宁作为防疫志愿工作的参与者,其主要负责协助社区人员组织居民进行核酸检测采样以及进行整理场地、搬运物资、发放抗原检测试剂盒等基础性工作,也就是这些基础工作使于宁每日踏破鞋套5双左右。
为了给辖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的检测环境,她总是耐心地积极劝导、安排来做核酸人员有序排队,控制人与人之间的间距在两米以外,并进行消杀,防止交叉感染。因所处点位残疾人、老年人居多,当看到行动不便者,她主动上前搀扶走向绿色通道,每日约帮助几十人完成核酸检测。在新隆家园入户发放试剂盒任务中,她主动请缨,协助了小区做好6栋楼,27单元户居民信息登记,并做好人员分流等工作。在入户核酸检测任务中,她来到新大华府小区内,组织安排8栋楼17个单元户居民排队检测,提醒居民主动配合扫码,耐心解答群众疑问20余次。
一天,于宁接到病毒消杀任务,需要在一上午的时间内对20栋楼共计80个单元进行消毒液的喷洒,6个小时不间断的工作使于宁的脚掌磨出了血泡,午饭间,短短30分钟的短暂休息后,于宁再次参与到了下午的核酸检测辅助工作当中。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难免会遇到个别不配合工作的居民,甚至会有些过激的言语,于宁总是耐心疏导居民,几轮的核酸检测后竟已经和居民成为好朋友。由于工作需要,居民张大爷的儿女被隔离在了生产单位,家中只有老人独自生活,得到该消息后,于宁主动担任起了张大爷的生活物资采买、起居问候。每次核酸检测,于宁都搀扶着张大爷,居民都开玩笑说想有一个于宁这样的“干女儿”。
说到“干女儿”,于宁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还是一个“真女儿”。连日来的高强度、满负荷工作让于宁无暇顾及其他事情,于宁的父母为了让她安心工作,一连几日都“不敢”主动打电话给于宁。午饭之余,于宁给母亲打电话,接通后还未说其他,一声“妈”,电话的那头已传来了于宁母亲哽咽的声音,“宁儿,你是我们的骄傲。”于宁母亲说。
在这场疫情防控歼灭战中,于宁用点点滴滴的小事以及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她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为辖区居民筑牢一道坚实的防护屏障。像这样的事迹,不仅仅发生在于宁同志身上,更是所有下沉到社区抗疫服务人员们的平凡一天,或深夜、或清晨、或午后,他们往日温和的声音透出了些许疲惫,他们以往欢快的脚步已略带拖拉。正是他们的负重前行,才能换来明天的岁月静好,就像于宁所说的“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没有局外人,你、我、他都责无旁贷”,让我们携手并肩,取得战“疫”的“胜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